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好的商學院!
近期熱招
致力于成為中國最好的商學院!
近期熱招新聞資訊
【課程回顧】:張應杭《國學智慧系列》之儒道禪與現(xiàn)代管理
2016-06-06
張應杭:浙江大學法學院/MBA&EMBA中心教授。歷任哲學教研室主任、系主任助理、系主任、人文學院副院長等職。教育中心主講教授企業(yè)倫理文化研究所所長。澳門科技大學MBA兼職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專家組成員。浙江省倫理學會副會長。中國經(jīng)濟與社會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。中國企業(yè)文化促進會會員個人專著:《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概論》、《企業(yè)倫理學導論》、《老子的智慧與魅力》等,迄今為止已在海內(nèi)外公開發(fā)表著述200多萬字。
2016年6月4日,浙江大學法學院張應杭教授為浙大企業(yè)家總裁班講授《國學智慧系列》之儒道禪與現(xiàn)代管理。
思考如何將管理本地化,如何將其與中國文化背景結(jié)合起來。在儒道禪的管理智慧中發(fā)掘中國式的管理智慧,從儒家的“德治”“誠信”,到道家的“無為而治”,再到禪學的“由覺而悟”,引經(jīng)據(jù)典,深入淺出,張應杭教授將東方管理特色在現(xiàn)代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娓娓道來。
課堂上,張教授為學員們詳盡闡述了儒道佛的智慧,獨到全面、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髓——道德、自然、覺悟。
張教授以深入淺出、幽默恢諧的講解,旁征博引、喻古論今的例證,讓學員們在本次課堂上享受了豐富的知識大餐,倍感獲益,深受啟發(fā)。
《儒道禪與現(xiàn)代管理》課程分論之一:
儒家文化與現(xiàn)代管理中三大德治原則
精彩語錄:
1、管理的理字就是企業(yè)文化,最看不起的就是從上到下嗷嗷叫的只有賺錢,這不是團隊,這是團伙。海爾就是有文化的企業(yè)。
2、儒家強調(diào)道之以德,但我們的企業(yè)卻是道之以大棒。
3、雖然當前胡蘿卜加大棒依然重要,但除此之外,還要有第三條:通過一定時間的灌輸,讓我們的企業(yè)越來越有文化。
4、按道家觀點,晚上23:00之后不睡覺,就是沒文化。道家強調(diào)自然,每個人要遵從自然。浙商很敬業(yè)是值得稱道,但不注意自己的身體是要批評。
5、什么是本事,以道家的觀點來解釋就是:多大的本做多大的事。最忌諱的是本小事大。浙商很多是草根企業(yè),本是草卻總想著樹,要做大做強。這違反了道家的自然觀點。
6、佛家強調(diào)的是覺悟,覺悟了眾生即是佛。孫悟空在三打白骨精段落中,被誤解卻依然不遠不近地保護著師傅和團隊,孫悟空的忠誠度怎么形成的,就是佛家的覺悟做到的。
7、仁,是指人的心中應有兩個人,有自己有別人。要有仁者之心,要有愛別人的能力。
8、中庸不是平庸,是平衡,以中為用,如孔子的觀點“過猶不及”
9、女孩子要富養(yǎng)不是指物質(zhì)上的,而是精神上的(琴棋書畫)。無論男孩女孩,都不要助長孩子成為一個消費主義者。
《儒道禪與現(xiàn)代管理》課程分論之二:
道家文化與現(xiàn)代管理中的三大自然法則
精彩語錄:
1、蘇東坡是最懂道家的詩人,有“月有陰晴圓缺,人有悲歡離合”,尊崇道法自然,順乎自然,不折騰。
2、無為,道家指的是不自然的無為。
3、道家的陰陽平衡:老子:大成若缺,打盈若沖,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。蘇東坡加:大勇若怯,大智若愚。進是陽退是陰,要知道有的錢不賺,有的事不做。
4、道家的虛靜柔弱:虛比實更自然,杯子虛才能裝水,教室虛才能容納師生坐而論道,大海虛才能海納百川。虛靜柔弱是道家的做人韜略。
《儒道禪與現(xiàn)代管理》課程分論之三:
佛家文化與現(xiàn)代管理中的三大覺悟之道
精彩語錄:
1、隋唐時期,佛教宗派林立,法相宗、律宗、密宗、天臺宗、凈土宗、藏傳佛教、禪宗,其中禪宗最具影響,是中國化最典型的形態(tài)。
2、四大皆空:對空的最經(jīng)典的解釋是《般若心經(jīng)》的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這個世界的存在都是地、水、風、火四樣東西的輪回。
3、空,不是沒有,而是無常。無常世界是客觀的,下雨、天晴是客觀事實,正因為世界無常,所以就更要精進,持一份歡喜心。
4、佛家的管理智慧,高明之處是學會讓別人做一個覺悟者。
5、因果報應:“萬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,任何因種下去,都會有果來報,且是現(xiàn)世報。從管理的角度看,信因果的人不做壞事,是一種柔性管理智慧。
6、六度修行,理解為修六個因:布施度慳貪、持戒度毀犯、忍辱度嗔恨、精進度懈怠、智慧愚癡、禪定度散亂。
7、要具有光明心,光明心就是阿彌陀佛,在家庭、生活、事業(yè)中都要有一顆光明心。
最后,張教授希望浙大的企業(yè)家們能從國學中汲取智慧,體悟“亦儒亦道亦禪”的圓融境界,以東方智慧管理企業(yè),發(fā)展事業(yè)。
來源:浙江大學經(jīng)濟學院高級培訓中心
作者:李婧(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)